吉文明

吉文明
吉文明

吉文明,1974年生于湖北鍾祥。2005年本科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2009年武漢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山水畫創作方嚮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現爲龍瑞山水課題班成員。任教于湖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記山大屋董繼甯美術館副館長、特邀為中國禪林畫院(HK)畫家;湖北省中國畫學會會員、湖北美術家協會會員。

師從湖北美術院院長董繼甯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龍瑞先生。多幅作品被中宣部宣教局作爲“核心價值觀”宣傳圖片懸挂在北京、廣州、南京、浙江等全國最大城市地鐵站、博物館外牆等處。作品《家有青山雲爲伴》作爲中央電視台6頻道,中國教育電視台公益廣告《青山綠水我華夏,仁者智者中國心》播出。曾出版《吉文明畫集》、《吉文明山水畫作品集》。

jiwwenming

夢裏家山、世外桃源——吉文明山水畫作品

——陳池瑜

吉文明先生是南方山水畫家中的優秀代表。他師從山水畫家董繼甯先生,兼濟諸家,根植傳統、開拓創新,在中國山水畫用色、用水上獨具一格,自成一家,其作品色彩溫潤,筆墨蒼茫雄渾、意境深遠。
吉文明先生的作品巧于留白,著墨處層層上色,反複積染,使人感覺光綫集中,無疑是吸收了西畫的處理手法,卻又不是西畫真實的光感。在全面繼承傳統山水畫勾、皴、擦、點、染技法的基礎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畫面上形成了蒼茫斑駁、石花爛漫的效果。其畫面中天光水色的溫潤華滋與山石樹木的枯澀厚重形成強有力的視覺對比,飛白處筆鋒外漏,神采奕奕;含蓄時墨色豐富,從容淡定。在汲取古法的造型基礎上,大開大合,板塊狀的山石水體、繁密的樹木點苔形成神秘飄渺、甯靜幽深的世外桃源境界。在畫面經營上,吉文明先生計白當黑,他的作品除了畫面上極少的留白外,幾乎所有的空間都鋪上了顔色,或是淡墨,或是淡彩,這樣使得留白處更加視覺集中、吸引觀者注意力,同時,畫面的構成感也更加強烈,作品更具有現代性。這種空間的處理手法充分體現東方的辯證精神,表達了作者與自然對話和交流的渴求,充滿了對山水自然、天地環宇一種敬畏和感激之情。jiwwenming2
任何藝術的創新都銘記著時代烙印,吉文明先生的創作正是符合當代世界文化潮流和人們精神訴求的産物。他的在創作中借鑒西畫方法,大量用粉用色,又巧妙與傳統中國畫用墨相結合,色澤豔而不俗、墨氣氤氲律動,既有西畫的塊狀造型,又不失中國畫綫條美感。觀看吉文明先生的作品就會生“林泉之心”、“林泉之志”,遠離塵俗,遁入虛靜清澈的心境,而這正是當代人缺乏的一種精神上的審美態度。吉文明先生抱著與自然親近或與物相宜的態度,觀照日月山川、觀察自然也就相當仔細,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談四時不同而山水形態也有異:“真山水之煙岚,四時不同。春山淡怡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吉文明先生是以林泉之心臨山水,以人之性情觀景物,自然山水亦被人情化了,可謂以情觀物,物以情化。他的作品春山煙雲連綿、欣欣嚮榮;夏山嘉木繁陰,蒼翠欲滴;秋山明淨搖落,寒林蕭疏;冬山昏霾翳塞,寂寥肅殺。看吉文明先生的畫作令人情遷意留,如真在此山中,如將真即其處。他的作品將人的不同心境、情意同四時之不同的景色加以對應,真正做到了“情以物遷”。
和當代其他山水畫家相比,吉文明先生的作品面貌獨特,視覺沖擊力極強,大膽用色,墨法高明,層次細膩,在強調塊面造型的基礎上,又加強了綫的運用,結構完善豐富,整體厚重而韻味十足。吉文明先生的作品是具有當代性的,融入了當代人的審美觀念和精神追求。同時,他的作品具有超越性和跨越性,開創了當代中國山水畫的新境界。

jiwwenming7

jiwwenming4

jiwwenming1a

jiwwenming8

jiwwenming3

jiwwenming6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宗旨弘揚中國禪林書畫,推動中國禪藝術的國際發展和繁榮,並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