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砥

李砥
李砥

李砥,原名李迪。1968年生于秦皇島昌黎, 1991年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爲燕山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觀複美術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北美術學院京華美術館李砥山水畫高研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畫院研究員、北京博寶當代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特邀為中國禪林畫院(HK)畫家。

作品發表於《美術觀察》、《國畫家》、《美術嚮導》、《中國美術 》、《藝術收藏》等專業報刊雜志。出版有《 21世紀優秀藝術家-李砥》、《李砥畫集》等專著。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河北畫院、河北美術創作中心、北京京華美術館、黃山美術館等專業機構和個人收藏。

李砥,原名李迪。1968年生于秦皇島昌黎, 1991年畢業于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獲學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現爲燕山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觀複美術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北美術學院京華美術館李砥山水畫高研班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畫院研究員、北京博寶當代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特邀為中國禪林畫院畫家。

展覽:

2016年 與墨共伍·五人中國畫精品全國巡回展(武漢、長沙展)
青州藝術博覽年會—博寶藝術網藝術家聯展(山東青州)
2015年 與墨共伍·五人中國畫精品全國巡回展(北京、泾縣展)
第五屆當代最具學術價值與市場潛力書畫家推薦展(北京)
藝道同行·京津冀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天津)
中國韻·中新建交25周年美術作品展 (新加坡華僑博物館)
時代風采·水墨邀請展(北京博寶美術館)
萬象一品-全國扇面小品展(北京觀複美術館)
2014年 藝術品消費時代50談職業經紀人提名展(北京國藝美術館)
甘肅通渭悅心國際書畫村第二屆大型書畫交流活動展–李砥國畫作品展(甘肅)
2013年 “中國當代版畫邀請展”
2012年 “燕趙翰墨–河北省中國畫名家作品展”(廣東展)
“龍騰盛世—2012當代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 北京
“中國現當代水墨藝術展暨第一屆水墨雙年展” 廣東
“走進太行·河北省優秀美術作品展”
“繼承傳統 弘揚經典-201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
2011年 燕趙翰墨-河北中國畫名家作品展—(黃山展)
辛卯墨象–2011十一名中國畫名家作品聯展(北京皇城美術館)
2010年 第十屆全國高校版畫展
2009年 第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2007年 重提經典–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2006年 新傳統主義全國名家提名展
2005年 河北優秀美術作品展
2003年 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美術作品展
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作品獲河北省銀獎
2001年 第五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 作品獲河北省銀獎
紀念5.23講話六十周年全國美展
第五屆高知國際版畫展
1999年 全國第八屆群星獎美術作品展 獲銅獎
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作品獲河北省銀獎
1998年 98中國山水畫展
1995年 95中國體育書畫大展 獲優秀獎
1991年 第二屆中國當代工筆畫大展

英語mmexport1472140369807

李砥9

清秀俊逸,風神朗發——讀李砥的畫

——韓朝(清華美術學院繪畫系博士、畫家、美術評論家)
說起來,李砥君是我的學兄了。在河北師範大學讀書時,他高我一屆。當時的河北師大美術系,有幾位名師,在全國都叫得響,師輩們注重對藝術本體語言的研究,注重形式創造,強調筆墨當隨時代。老師帶動學生,教學相長,創作氛圍非常好,學生們常常串班串級在一起玩,交流比較多。在我的印象中,李砥當時選擇的方嚮便是山水畫創作,那時他的畫風,似乎追隨老師的成分多。山水畫課主要是李明久、白雲鄉兩先生來帶,李、白兩位先生都是有全國知名度的畫家,風格皆樸厚而清新。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我與李砥的交往漸少,後來聽同學說他去中央美術學院讀陳平先生的碩士,算是又進一級。大概2008年,我到秦皇島辦展覽,見到了李砥,他還是那樣,不大善于言談,說話直來直去,一臉的憨厚,在憨厚裏卻是內秀的。他的畫和他的人一樣,有內秀。李砥3

李砥的早期作品頗得李明久、白雲鄉兩先生山水之神采,筆墨蒼勁中透出秀潤,整體中顯出精微,有趣味,有意境,力度與韻致兼備,注重發掘筆墨自身之美,將畫面的結構感隱含期間,以綫爲骨,以墨爲肉,骨肉兼備,筆墨一體,氣貫神合。李砥善于用書寫性筆墨攝取山水的本質氣息,層層交疊,筆墨之意與丘壑之形結合得恰到好處。

看李砥的近作,又有進展。或許受到陳平先生的影響,李砥更加注重綫條的骨力,墨色鋪陳渲染更爲精微。更爲重要的是,他融合先前對山水的理解和表達,已然生發出一個自我的面貌。換言之,他的取嚮和風格,與師輩有所銜接,亦見出自我,渾厚而清秀,精微也大氣。他筆下的山巒煙雲,多是描繪北方的,卻比北方的山水顯得滋潤,想必是在特定的時節和時刻,揉入了自己的主觀營構,顯出清新潤澤的一面。他的畫面,山石結構組織嚴密,那些灑脫而入紙三分的描繪,繁而不碎,丘壑與筆墨俨然一家,皴擦點染,互參互用,得其厚重,煙雲回蕩其中,又得輕靈。衆所周知,中國畫的筆墨,既觀照山石的物理性特征,又是心理化、情緒化的語言,畫家性情借助丘壑、樹叢、流雲、霧霭等意象完整地傳遞出來。想必李砥是深谙其中三昧的。李砥2

山水畫家意欲獲得山水之性情,真正做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既要有案頭功夫,更須深入山川,飽遊沃看,身即山川而取之。李砥長期深入太行山和燕山,其中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成了他生命深處的情感寄托,故而,與其說李砥是在畫山水,不如說是畫他自己,或者說,山水與畫家已然物我交融、渾化爲一了。李砥笃信與造化的厮守會帶給畫面以靈性,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爲開”。想來他的腦子裏心裏裝的都是林泉高致,他的語言巧于山水畫裏,迹化爲山水靈秀,在世俗生活中卻變得寡言讷言了。

李砥的山水,是性情的産物,亦是山水文化的滋養所致,是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和諧感應和契合的結果。在十幾年的山水畫實踐中,李砥訪前賢、重寫生、尋文脈、研筆墨,與天地精神獨往來,逐漸找到了個性化的審美體驗與形式語言,他駕馭畫面的能力越發成熟起來。他的很多畫作,從寫生得來,又賦予筆底山川新的精神指嚮,雄中有秀,柔中見剛,枯潤得當,疏密有致,其煙雲明晦,不是照搬臨摹,而是由直觀感相的摹寫升華爲活躍生命的傳達,直入藝術表達之層面,風神健拔爽邁,氣息圓融暢意。李砥15

畫畫需要悟性,也需要靜心。在紛亂迷離的畫壇,李砥君不追時尚,不蹈陳迹,唯韌唯功,唯精唯勤,很是難得。在遵囑寫這篇短文時,我眼前不時浮現出畫家循迹山林、望眼雲煙之一幕。是的,李砥內心承載的是山川造化,唯有如此,觀者才能被畫家精心營構的造化神秀所打動。李砥6

%e6%9d%8e%e7%a0%a5%e7%85%a72

%e6%9d%8e%e7%a0%a511

%e6%9d%8e%e7%a0%a512

%e6%9d%8e%e7%a0%a513

mmexport1472141308416

mmexport1472141312280

英語mmexport1472140388806

mmexport1472141316418

李砥16

李砥14

mmexport1472141323693

mmexport1472141319863

mmexport1472141304281

 

英語mmexport1472140365788

mmexport1472141295801

李砥7

李砥5

李砥1

廣告

宗旨弘揚中國禪林書畫,推動中國禪藝術的國際發展和繁榮,並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