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樑(Wang Park),1962年生,原籍上海,梨園名门之后。自幼酷愛書畫,在上海師從任政、胡問遂學書;又拜王個簃 、謝稚柳學畫,並得師尊賞。1989年留學東京日本現代語學院,1994年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擅長書畫與攝影。1994年皈依,並拜佛光山星雲法師學佛參禪。現任香港東方文化藝術交流社社長,特邀為中國禪林畫院(HK)書畫家。歷任日本華人攝影藝術家協會副會長、日中國現代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世界華人攝影家協會、美國PSA攝影協會會員。
1998年於東京中野美術館舉辦 《その時》個人影展;2000年於日本東京上野公園美術館舉辦《王小樑書畫》個人展;2000年獲全日本ヨドバシカメラ大賽 “大獎”;2001年獲新世紀在日華人寫真大獎賽“金獎”。近年以”優才”資格獲香港特區政府批准赴港發展,並在港機構開設中國書畫課程班授課,培育藝術人才。其書畫、攝影作品多次在海內海外展出獲獎,並得到專家好評而享譽海外。
作品欣賞:
王小樑的畫
——邵琦 (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教授、研究生導師、著名海派畫家 )
王小樑,不僅關注傳統,且秉承傳統。這在今天已經是難得的了,在中西觀念雜糅的香港更是可貴的。
因為,無論在攝影上,還是在繪畫中,秉承傳統的話,沒有不說,也沒有人反對,但是,真正理解傳統的大概已經鳳毛麟角了,而能夠自覺秉承傳統的,更是屈指能盡。
對於這種口頭上高呼傳統,實踐中棄之敝屣的現象,將其歸結為:表面的、無奈的“文化自信”,而實際上是“臣服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結果,這是近年來理論界最深刻的見地。不過,在此之外,還要補充的一點是:從畫家的角度來看,對技巧功力的逃避和名利的投機,或許是更為基礎的原因。對此,我想王小樑都有過深入的觀察和思考,也許正是因為想明白了,才會在行動上體現出來,才會毫不猶豫我行我素。於是,在我們看到了始終在傳統筆墨中精進的王小樑。
無論是花鳥人物,還是山水,王小樑都根基在傳統中,精進於筆墨上。比如唐人楷法的精嚴,元代山水的醇厚以及寫意人物的酣暢,不同的科目形象,不同的審美意趣,循依著筆墨線條的強大表現力油然而生。當人們面對王小樑的繪畫作品時,便能看到:浸潤與傳統之中的王小樑是如何收穫傳統給予的豐厚反饋的:清醇、典雅而內蘊勃勃生機。這種不激不勵,溫文爾雅的審美,是小眾的,而非大眾的。也許,在一切以大眾為標準的今天,王小樑的畫,註定不會有爆紅的機會,但是,我相信只有堅持己見,不為時代的藝術,才是超然于功利名利之外的,印合心性的真正的藝術。
這種小眾的、印合心性的藝術,其實是很貴族的,不過,卻適合出生于藝術世家,自幼便得書法滋養的王小樑。
在一個觀念雜糅的時代,在一個觀念雜糅的地方,有這麼一個秉承傳統,且如此純粹的畫家,似乎可以用“奇觀”來形容,而我卻更相信:這就是傳統。這就是傳統的生命力。